靶向藥物盲用的終結(jié)
隨著越來越多腫瘤靶點的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低突變率、高特異性靶點受到更多的關注。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,EGFR 突變的人群不到60%,盲用靶向藥物,或單獨進行EGFR檢測,都將使很多肺癌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方案。
以克唑替尼為例,克唑替尼治療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客觀緩解率達60%,無進展生存期為8-10個月,顯著改善并延長總生存期。ROS1患者使用克唑替尼的反應持續(xù)時間更長,達到17.6個月,中位無進展生存期(PFS)為19.2個月。
新一代針對低陽性率的高效靶向藥的面世(例如克唑替尼),腫瘤靶向藥物的盲用盲治時代徹底終結(jié),靶向基因的伴隨檢測成為了靶向用藥的必要前提。
新型靶向藥對應靶點的低陽性率不能再依賴盲治的方法
靶點聯(lián)檢時代的到來
隨著臨床數(shù)據(jù)的不斷完善,對于靶向用藥的伴隨檢測指導也在逐步的完善。各大權威癌癥診療指南從強調(diào)靶點檢測的重要性,到多靶點聯(lián)檢概念提出,再到目前多靶點檢測的完善與推薦。這標志著癌癥治療迎來了全面準確的靶點聯(lián)合檢測新時代。
2017NCCN非小細胞肺癌分子診斷解讀
2017NCCN非小細胞肺癌分子診斷推薦,通過EGFR/ALK/ROS1聯(lián)合檢測,臨床可參考下圖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。其中EGFR陽性患者可以使用如易瑞沙、特羅凱等藥物。而ALK和ROS1陽性的患者則需將賽可瑞作為首選藥物。
準確快速高效——芝友醫(yī)療靶向聯(lián)合檢測產(chǎn)品
芝友醫(yī)療自主研發(fā)的靶向檢測試劑盒以熒光定量PCR儀為檢測平臺,采用ARMS引物和阻斷探針進行雙重阻斷,確保檢測的準確、靈敏。目前公司靶向檢測產(chǎn)品共獲得7個CFDA三類注冊許可,可提供完整的靶向檢測方案。